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化脓性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护理、鼓膜穿刺引流、鼓室成形术、日常防护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细菌感染、上呼吸道炎症、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外伤性鼓膜穿孔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期需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疗程通常持续7-10天。伴有高热或耳痛剧烈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解症状。
2、局部清洁护理: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外耳道脓液,每日2-3次。冲洗后滴入氧氟沙星滴耳液,保持耳道干燥。避免使用棉签深入掏耳,防止损伤鼓膜。
3、鼓膜穿刺引流:对于鼓室积脓严重者,需在局麻下行鼓膜穿刺术排出脓液。该操作可迅速缓解耳痛,配合脓液培养能针对性选择敏感抗生素。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两周。
4、鼓室成形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合并胆脂瘤时,需行鼓室探查术清除病灶。根据病变程度选择鼓膜修补术或听骨链重建术,术后听力改善率可达70%以上。
5、日常防护: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污水入耳,感冒时及时治疗鼻窦炎。避免用力擤鼻,哺乳期婴儿保持45度角喂奶姿势。戒烟以减少咽鼓管黏膜刺激。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鸡蛋羹、清蒸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可进行吹气球训练帮助咽鼓管功能恢复,每日3次每次5分钟。持续耳漏超过两周或出现眩晕、面瘫等症状时需立即复诊,警惕颅内并发症发生。儿童患者建议每半年进行听力筛查,及时发现传导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