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原因有哪些

7934次浏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非化脓性中耳炎可能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气压损伤、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1、咽鼓管阻塞:咽鼓管是中耳与鼻咽部的通道,当发生机械性阻塞或功能异常时,中耳内形成负压导致积液。常见于鼻咽部肿瘤、鼻窦炎等疾病,可通过咽鼓管吹张、鼻腔冲洗改善。

2、病毒感染: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上呼吸道病原体可能经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黏膜。患者多伴有鼻塞、咽痛等前驱症状,需对症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

3、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水肿可蔓延至咽鼓管,组胺释放导致中耳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

4、气压创伤:快速海拔变化或潜水时外界气压骤变,若咽鼓管来不及调节可能造成中耳气压伤。飞行或潜水前可使用伪麻黄碱收缩鼻腔血管,必要时行鼓膜穿刺减压。

5、腺样体增生:儿童腺样体肥大可直接压迫咽鼓管开口,长期刺激还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是典型表现,严重者需行腺样体切除术。

日常保持鼻腔通畅对预防非化脓性中耳炎尤为重要,可通过生理盐水喷雾清洁鼻腔。适度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佩戴专用耳塞,感冒期间避免乘坐飞机。出现耳闷胀感应及时检查听力,反复发作需排查鼻咽部占位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