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手部真菌感染可通过保持干燥、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药物、避免交叉感染、手术清创等方式治疗。手部真菌感染通常由潮湿环境、免疫力低下、皮肤破损、接触传染源、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保持干燥:潮湿环境是真菌繁殖的温床,日常需及时擦干手部水分,洗手后使用不含酒精的护手霜。选择吸汗性好的棉质手套,避免长时间佩戴橡胶手套。工作接触水时建议佩戴内衬棉布的一次性手套。
2、外用药物治疗:局部涂抹联苯苄唑乳膏可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特比萘芬凝胶能干扰真菌固醇代谢,酮康唑软膏对皮屑芽孢菌效果显著。用药需覆盖皮损周围2厘米区域,疗程持续至症状消失后1周。
3、口服药物治疗:伊曲康唑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杀灭真菌,氟康唑可穿透角质层直达感染部位,灰黄霉素适用于顽固性感染。口服药物需配合肝功能监测,治疗期间避免阳光暴晒。
4、阻断传染途径:不与感染者共用毛巾或指甲剪,健身房等公共场所接触器械后及时消毒。家庭成员出现足癣需同步治疗,宠物患癣病应送医处置。接触土壤或动物后需彻底清洁甲周皱襞。
5、手术清创:严重角化过度型感染需行病甲拔除术,术后配合光动力治疗。脓肿形成时采用切开引流术,术后使用银离子敷料控制继发感染。糖尿病患者需在血糖稳定期手术。
日常饮食需增加富含锌的海产品和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避免高糖食物刺激真菌生长。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可改善末梢循环,运动后及时更换吸汗手套。定期用白醋温水浸泡可调节皮肤PH值,合并湿疹时改用燕麦浴舒缓。真菌反复发作需排查血糖异常或HI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