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乙肝后会得肝癌吗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生存在明确关联,慢性乙肝患者可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生活方式调整降低风险。肝癌发生通常由病毒持续复制、肝脏炎症反复发作、肝硬化进展等因素引起。

1、病毒活跃复制:乙肝病毒DNA高水平复制会直接损伤肝细胞,长期未控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需遵医嘱长期用药。

2、肝脏炎症反复:持续存在的肝脏炎症反应会导致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纤维化发展。定期检测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时及时进行保肝治疗,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

3、肝硬化进展:肝组织纤维化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时,肝细胞微环境发生显著改变。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发现早期结节可通过射频消融或手术切除干预。

4、合并代谢疾病:脂肪肝、糖尿病等代谢异常会加速肝病进展。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血糖达标,饮食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5、黄曲霉素暴露:霉变谷物产生的黄曲霉素是强致癌物。避免食用霉变花生玉米,储存粮食保持干燥通风,高危人群可考虑补充叶绿酸、西兰花提取物等化学预防剂。

慢性乙肝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意识,每日保证摄入足量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酒精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必须严格戒断。定期进行肝脏弹性检测评估纤维化程度,接种甲肝疫苗避免重叠感染。出现不明原因消瘦、右上腹包块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肿瘤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