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狂犬病疫苗可能引起注射部位红肿、低热、头痛、肌肉酸痛、过敏反应等副作用。
1、红肿疼痛:接种部位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或压痛,属于常见免疫反应。冷敷可缓解症状,避免抓挠或热敷刺激皮肤。症状通常2-3天自行消退。
2、低热乏力:部分接种者会出现体温升高至38℃以下,伴随疲倦感。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水促进代谢。体温超过38.5℃需就医评估。
3、头痛眩晕:疫苗激活免疫系统可能导致轻微神经系统症状。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可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不适。
4、肌肉酸痛:全身性肌肉酸痛可能与疫苗佐剂刺激有关。轻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恢复。
5、过敏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出现荨麻疹或呼吸困难等过敏表现。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既往有疫苗过敏史者应提前告知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保持饮食清淡富含维生素B族。观察72小时症状变化,出现持续高热或神经系统症状需急诊处理。完成全程接种对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不应因轻微副作用中断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