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怎样排出胆结石

董兆如 副主任医师

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结石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内镜取石、腹腔镜手术等方式治疗。胆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失衡、胆囊收缩功能异常、高胆固醇饮食、细菌感染、遗传代谢缺陷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有助于减缓结石增长。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选择燕麦、芹菜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避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

2、药物溶石: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胆汁酸制剂可溶解胆固醇类结石。这类药物需连续服用6-24个月,适用于直径小于1cm的非钙化结石,治疗期间需定期超声监测。

3、体外碎石:冲击波碎石术通过聚焦声波粉碎结石,适用于2-3cm的单发结石。术后需配合药物促进碎屑排出,可能出现暂时性血尿或腹痛,成功率约70-80%。

4、ERCP取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取出胆总管结石。医生通过十二指肠镜放置取石网篮或气囊导管,同时可行胆管支架置入,需全身麻醉但创伤较小。

5、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症状性胆囊结石的标准疗法。手术通过3-4个小切口完成,住院2-3天,术后需低脂饮食2-4周,95%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胆结石患者应建立规律进食习惯,每日5-6餐少量多餐,避免长时间空腹。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促进胆汁排泄,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术后患者需警惕腹泻、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必要时补充胰酶制剂。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复发,尤其肥胖、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血脂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