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严重程度与肌瘤大小、位置及症状相关,可通过定期复查、药物控制、介入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该病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异常、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下腹坠胀等症状。
1、症状评估:月经量持续增多可能导致贫血,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压迫膀胱或直肠可能引发尿频、便秘,超声检查可明确肌瘤位置与数量。无症状的小肌瘤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
2、激素调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他莫昔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亮丙瑞林可缩小肌瘤体积;植物雌激素摄入需限制,避免过多豆制品、蜂王浆等食物刺激肌瘤生长。
3、微创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血流使肌瘤萎缩,适合希望保留子宫者;聚焦超声消融利用热效应精准破坏肌瘤组织,术后恢复较快但需严格筛选适应症。
4、手术方案:肌瘤切除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患者,但复发率约15-30%;子宫全切术可根治疾病,适合无生育要求或疑似恶变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各具优势。
5、长期管理:维生素D缺乏可能促进肌瘤进展,建议血清浓度维持在30ng/ml以上;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
合并贫血患者需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盆腔疼痛可尝试热敷或低强度瑜伽缓解。40岁以上患者每1-2年需进行宫颈癌筛查,绝经后肌瘤异常增大需警惕肉瘤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