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疼痛缓解可通过按压合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太阳穴、三阴交穴等穴位实现。不同部位的疼痛对应不同穴位刺激,需根据疼痛类型选择适当按压方式。
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按压该穴位可缓解头痛、牙痛及面部神经痛。用拇指指腹以适度力度按压5-10秒,重复3-5次。孕妇慎用此穴位。
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该穴位对胃肠道不适、下肢疲劳具有缓解作用。采用拇指垂直按压方式,配合缓慢深呼吸效果更佳。
3、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该穴位可改善心悸、胸闷及恶心呕吐症状。按压时保持坐姿,用拇指指腹作环形揉动约1分钟。
4、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适用于偏头痛、眼睛疲劳及紧张性头痛。以食指指腹轻揉穴位,配合闭眼休息效果显著。避免用力过度导致不适。
5、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对痛经、失眠及下肢水肿有调节作用。建议采用坐姿屈膝,用拇指沿胫骨内侧缘向上推按至穴位处停留按压。
日常可结合热敷或冷敷辅助缓解疼痛,热敷适用于肌肉酸痛,冷敷适合急性损伤。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慢性疼痛发生。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