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结石疼痛可通过热敷、调整体位、药物镇痛、禁食减压、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结石嵌顿、胆囊收缩、胆汁淤积、继发感染、胆管痉挛等原因引起。
1、热敷缓解:胆囊区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胆管平滑肌。使用40-45℃热水袋敷于右上腹,每次15-20分钟。避免高温烫伤皮肤,热敷期间保持安静卧位。该方法对痉挛性疼痛效果显著,但合并发热时禁用。
2、体位调整:采取膝胸卧位能减轻胆囊压力。跪卧后将胸部贴床,臀部抬高保持10分钟。此姿势利用重力作用促使结石移离胆囊颈,缓解嵌顿。配合缓慢腹式呼吸效果更佳,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诱发剧烈疼痛。
3、药物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解痉剂山莨菪碱能阻断胆碱受体,松弛Oddi括约肌。严重疼痛需就医注射哌替啶,但需排除肠梗阻等禁忌症。用药后需监测是否出现恶心、眩晕等不良反应。
4、禁食减压:急性发作期需严格禁食12-24小时。胃肠减压可降低胆囊收缩素分泌,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低脂流食,如米汤、藕粉。避免高脂食物刺激胆囊剧烈收缩。
5、手术干预:反复发作或合并感染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可选择ERCP取石术,术中可同时放置鼻胆管引流。术前需完善肝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术后注意引流液性状变化。
发作期间应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每日脂肪总量控制在20g以下。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受压动作。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出现陶土样便提示胆道梗阻需及时就医。保持规律进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空腹诱发胆囊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