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干扰素喷雾剂、开喉剑喷雾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缓解症状。该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表现为咽痛、发热、拒食等症状。
1、干扰素喷雾剂: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病毒复制。使用时直接喷洒于患儿口腔黏膜,每日3-4次。需注意可能引起轻微刺激感,用药后半小时内避免进食饮水。
2、开喉剑喷雾剂:含八爪金龙、山豆根等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疱疹破溃后使用,能缓解黏膜水肿疼痛。喷雾时避开舌根部位,防止引发呕吐反射。
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成药制剂含蒲公英、板蓝根等成分,通过口服发挥抗炎作用。每日三次,每次5-10ml,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体温超过38.5℃需配合退热药物使用。
4、对症支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约1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体温升高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鼓励少量多次饮用温凉流质,如米汤、稀释果汁等。
5、预防继发感染:疱疹破溃后可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添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出现持续高热或脱水症状及时就医。
患儿饮食宜选择常温流质或半流质,如藕粉、蒸蛋羹等避免刺激溃疡面。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苹果泥、香蕉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齿。患病期间暂停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出汗后及时更换防止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