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物理降温、口腔护理、补液支持、药物缓解、隔离防护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特征。
1、物理降温:患儿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冰袋冷敷需用毛巾包裹。体温持续超过39℃或出现热性惊厥需及时就医。
2、口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儿童漱口水清洁口腔3-4次。疱疹破溃后可局部喷涂西瓜霜喷剂,进食后饮用少量凉开水冲刷食物残渣。避免酸性或刺激性食物加重黏膜损伤。
3、补液支持: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椰子水或稀释果汁。拒绝饮水的患儿可尝试冰棒、果冻等低温流质。观察尿量减少、囟门凹陷等脱水征象需静脉补液。
4、药物缓解:疼痛明显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镇痛。继发细菌感染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严禁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5、隔离防护:发病期间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痊愈后继续隔离1周,玩具用品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照顾者接触患儿后需规范洗手。
疾病期间宜选择常温牛奶、蒸蛋羹、山药粥等柔软食物,避免坚果、饼干等粗糙食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恢复期可进行抚触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暂缓剧烈运动。密切监测精神状态变化,出现持续嗜睡、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需急诊处理。病程一般持续7-10天,90%患儿可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