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伤口容易感染破伤风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破伤风感染风险较高的伤口类型包括被生锈金属刺伤、动物咬伤、深度撕裂伤、烧伤以及污染严重的伤口。破伤风杆菌在缺氧环境中易繁殖,此类伤口为其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

1、生锈金属伤:被铁钉、铁丝等生锈金属刺入皮肤形成的深而窄的伤口,容易形成厌氧环境。需立即用双氧水冲洗,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伤口可能与铁锈中的破伤风梭菌孢子污染有关,通常表现为伤口周围肌肉僵硬、抽搐等症状。

2、动物咬伤:猫狗等动物口腔携带破伤风杆菌,咬伤后病菌随唾液进入深层组织。建议用肥皂水持续冲洗15分钟,接种破伤风疫苗。伤口可能与动物口腔菌群污染有关,通常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张口困难等症状。

3、深度撕裂伤:长度超过1厘米且深达皮下组织的伤口,因组织坏死缺氧利于病菌繁殖。需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必要时进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清创后可采用头孢曲松、甲硝唑、青霉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4、严重烧伤:三度烧伤形成的焦痂阻碍氧气渗透,创面渗出液成为细菌培养基。需早期切痂植皮,全程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烧伤面积较大者需预防性使用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等广谱抗生素。

5、污染伤口:接触泥土、粪便的伤口,特别是农业劳作时发生的创伤。建议扩创引流,联合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类毒素。污染伤口可能与土壤中的芽孢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

预防破伤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受伤后24小时内完成免疫接种。日常劳作建议穿戴防护手套,高危职业人群应定期接种加强疫苗。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可增强免疫功能,但伤口未愈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