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饮食和运动指导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急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调整饮食并循序渐进恢复运动,高脂饮食控制、阶段性禁食、低脂流质过渡、口服营养补充、微量活动监测构成核心干预策略。

1、禁食期管理:

急性发作期需绝对禁食48-72小时,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代谢需求。这与胰腺酶原异常激活导致的自我消化有关,通常伴随剧烈腹痛、血清淀粉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肠外营养需包含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基础营养素。

2、流质饮食过渡:

症状缓解后先尝试清流质饮食,每日分6-8次摄入米汤、藕粉、过滤菜汤等,单次不超过200ml。此时胰腺外分泌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过早进食固体食物可能诱发疼痛复发。需监测排便性状及腹胀情况。

3、低脂饮食原则:

稳定期采用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20g,选择蒸蛋清、去皮鸡肉、龙须面等低刺激食物。避免富含中链脂肪酸的椰子油、棕榈油,这类油脂可能刺激胰酶分泌。烹饪方式以水煮、清蒸为主,禁用煎炸食品。

4、营养补充策略: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补充胰酶制剂如得每通、胰酶肠溶胶囊,配合复合维生素重点补充维生素D、B12。营养不良者可添加短肽型肠内营养粉,每日总量分5-6次服用以减轻胰腺负担。

5、运动康复方案: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恢复期从床边站立逐步过渡到室内步行。6周后可尝试低强度有氧运动如骑固定自行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50%以下。避免核心肌群训练等可能增加腹压的运动形式。

饮食管理需长期坚持低脂高蛋白原则,每日脂肪摄入逐步增至40-50g但仍需低于健康人群标准。橄榄油、亚麻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优先于动物油脂。运动重建过程中出现腹痛需立即停止并复查淀粉酶。每3个月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监测血糖波动。临床营养师与康复医师的联合随访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