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继发性髋关节炎可能由关节损伤、先天发育异常、代谢性疾病、长期负重劳损、炎症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僵硬、肿胀、畸形等症状。
1、关节损伤:
外伤或手术导致的关节结构破坏是常见诱因。髋部骨折、脱位后未完全修复可能加速软骨磨损。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肥胖者需减重降低关节压力,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拐杖辅助行走。
2、先天异常:
髋臼发育不良或股骨头畸形会改变力学分布。儿童期未矫正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成年后易出现早发性关节炎。建议定期骨科随访,严重者需考虑髋臼成形术或截骨术。
3、代谢因素:
痛风性关节炎或血色病铁沉积均可损害关节。血尿酸控制不佳可形成尿酸盐结晶侵蚀软骨。需规范治疗原发病,痛风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
4、机械劳损:
长期重体力劳动或肥胖导致关节超负荷。建筑工人、运动员等职业人群发病率较高。建议调整工作方式,配合水中运动、骑自行车等低冲击锻炼,疼痛明显时可口服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
5、炎症病变:
类风湿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会侵袭髋关节。晨僵超过1小时且对称性疼痛是典型特征。需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抗风湿药,晚期关节融合者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需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推荐游泳、瑜伽等低负重项目。饮食应增加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摄入,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使用手杖可减轻行走时髋部负荷。当出现夜间静息痛、关节变形或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时,需及时骨科就诊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