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髋部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骨折不愈合。
1.下肢深静脉血栓:
髋部骨折后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会增加血栓风险。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预防措施包括早期活动、穿戴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阿哌沙班。
2.肺部感染:
卧床期间呼吸功能下降,误吸风险增高可能引发坠积性肺炎。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需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莫西沙星。
3.压疮:
骶尾部长期受压导致局部缺血坏死,形成褥疮。表现为皮肤发红、水疱或溃疡。护理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泌尿系统感染:
留置导尿管或排尿不畅易引发泌尿系感染,症状包括尿频尿急、腰痛。需尽早拔除导尿管,鼓励多饮水,可口服磷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
5.骨折不愈合:
血供不足、固定不稳定或感染可能导致骨痂形成障碍,表现为持续疼痛和异常活动。需手术清创、植骨或更换内固定装置,配合脉冲电磁场治疗促进愈合。
髋部骨折后需加强蛋白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补充牛奶300ml、鸡蛋1个。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训练预防肌肉萎缩。术后6周内避免负重,使用助行器保护患肢。定期复查X线监测愈合情况,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