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会造成肌肉损伤吗

侯勇 主任医师

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骨折可能伴随肌肉损伤,常见原因包括外力直接作用、骨折断端移位、长期制动、炎症反应及神经损伤。

1、外力冲击:

骨折发生时外力直接作用于骨骼和周围软组织,肌肉可能因挤压或撕裂出现挫伤。开放性骨折中肌肉组织暴露风险更高,需清创后配合被动关节活动预防粘连。

2、断端移位:

骨折断端尖锐部分可能刺穿邻近肌纤维,导致局部血肿和肌束断裂。这种情况常见于股骨颈骨折伴随阔筋膜张肌损伤,需通过牵引复位减轻继发损害。

3、制动萎缩:

固定石膏或支具超过2周会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Ⅰ型慢肌纤维优先退化。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如踝泵运动预防胫骨骨折后小腿三头肌萎缩。

4、炎症反应:

骨折后释放的TNF-α和IL-6等炎性因子可引发肌肉蛋白分解代谢增强。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可缓解症状,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

5、神经损伤:

合并神经损伤时会出现肌肉失神经支配,如肱骨干骨折可能损伤桡神经导致腕伸肌瘫痪。肌电图检查可评估损伤程度,严重者需神经松解术。

康复期应保证每日1.2g/kg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乳清蛋白和深海鱼类。渐进式抗阻训练从20%最大肌力开始,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肌肉再生。出现肌力持续下降或异常肌肉挛缩时需及时复查MRI评估软组织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