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延迟愈合怎么治疗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骨折延迟愈合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营养干预、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骨折延迟愈合通常由局部血供不足、感染、固定不稳、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物理治疗: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可刺激骨痂形成,每天20分钟持续3个月;体外冲击波治疗通过机械应力促进成骨细胞活化,每周1次共6次。局部热敷改善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2、药物治疗:

骨肽注射液促进骨基质钙盐沉积,鲑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阿仑膦酸钠调节骨代谢。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等抗生素,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至7mmol/L以下。

3、营养干预:

每日补充钙800mg+维生素D400IU,蛋白质摄入量需达1.5g/kg体重。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三文鱼,限制咖啡因每日不超过200mg。锌、铜等微量元素缺乏者需补充复合矿物质。

4、手术治疗:

髓内钉动力化调整固定强度,植骨术采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伴有骨缺损时需行Masquelet技术分期重建,严重畸形者需截骨矫形联合环形外固定支架。

5、康复训练:

骨折稳定4周后开始等长收缩训练,6周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水中运动减轻负重压力,功率自行车训练从15分钟/日逐步增至45分钟/日。本体感觉训练使用平衡垫每周3次。

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需持续监测骨痂生长情况,每4-6周复查X线片。戒烟限酒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控制BMI在18.5-24范围。康复期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跳跃和负重活动。合并骨质疏松者需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至少1年,定期检测骨密度变化。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或异常活动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