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气管炎可通过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等方式治疗。气管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环境污染、吸烟、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细菌性气管炎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足疗程使用,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细菌耐药。伴随发热、脓痰等症状时提示细菌感染可能。
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呼吸困难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雾化吸入或气雾剂形式给药,起效快速。长期反复发作的气管炎患者可能需规律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
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能稀释痰液,促进排痰。黏稠痰液阻塞气道会加重咳嗽和胸闷,祛痰治疗可缩短病程。慢性气管炎患者痰量增多时需加强祛痰治疗。
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适用于过敏性气管炎或慢性气管炎急性加重。激素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但需注意口腔真菌感染等副作用。严重发作时可能需要短期口服泼尼松。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对流感病毒引起的气管炎有效。病毒性气管炎多为自限性,但高龄或免疫力低下者需早期抗病毒治疗。伴随高热、全身酸痛等症状提示病毒感染可能。
气管炎患者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1500-2000ml稀释痰液,避免接触冷空气和烟雾刺激。饮食宜清淡,可食用雪梨、白萝卜等润肺食材,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加重需及时就医。慢性气管炎患者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