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脚关节炎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支具固定、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脚关节炎通常由关节退变、运动损伤、肥胖、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早期关节炎可通过每日热敷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配合低频脉冲电疗或超声波治疗缓解疼痛。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减轻关节压力。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短期缓解疼痛,硫酸氨基葡萄糖有助于软骨修复。重度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长期用药需监测胃肠道和肾功能。关节肿胀明显时可外涂氟比洛芬凝胶。
足弓支撑型矫形器能改善足底受力分布,夜间使用踝关节固定支具防止变形。急性发作期选择硬质护踝限制活动,稳定期改用弹性护具维持关节稳定性。
玻璃酸钠注射可改善关节润滑,每年3-5次疗程。严重炎症期行糖皮质激素封闭治疗,每年不超过3次。注射后需保持24小时伤口干燥,避免感染风险。
关节镜清理术适用于游离体卡压患者,终末期病变需行踝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需进行至少6周康复训练,包括被动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恢复练习。
日常建议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每周进行游泳或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饮食补充深海鱼油和钙质,避免高嘌呤食物。定期进行足部肌力训练如毛巾抓握练习,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关节变形需及时骨科就诊。夜间睡眠时可垫高足部减轻晨僵症状,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