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患者乘坐飞机需综合评估健康状况,血压控制稳定者通常可安全乘机,但需注意高空环境可能诱发血压波动。
乘机前需确保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140/90mmHg,未达标者可能因舱内气压变化导致血管收缩加剧。建议出行前7天每日监测晨起及睡前血压,携带近期病历供航医评估。
需备足常规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缬沙坦或美托洛尔,建议将药物分装于随身包。长效降压药应在原定服药时间按时服用,避免因时差漏服。可额外准备短效硝苯地平片应急。
飞行中每30分钟活动踝关节预防血栓,每小时起身行走2-3分钟。使用颈枕保持头部支撑,避免颈部血管受压。舱内干燥环境需少量多次饮水,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2升。
出现剧烈头痛或视物模糊时立即测量血压,若收缩压>180mmHg可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空乘人员配备的急救箱通常有血压计和氧气面罩,严重情况应申请备降就医。
合并不稳定心绞痛、近期脑卒中或肾功能衰竭者禁止乘机。血压三级>180/110mmHg或伴有主动脉夹层等靶器官损害患者需经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
建议选择靠过道座位方便活动,穿着梯度加压袜改善下肢循环。飞行前24小时避免摄入酒精及高盐食品,随身携带低钠坚果作为零食。到达目的地后应优先安排休息,避免立即投入高强度活动。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持续至返程后3天,异常波动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