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降压。高血压通常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压力、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长期精神紧张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压力,避免情绪剧烈波动。睡眠不足会加重血压波动,建议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
采用DASH饮食模式,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摄入,每日食用低脂乳制品。限制红肉、加工食品及含糖饮料,适量补充坚果和深海鱼类。钾离子有助于钠排泄,可多食用香蕉、菠菜等高钾食物。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抗阻训练每周2-3次,注意避免屏气动作。血压超过180/110mmHg时应暂停剧烈运动,从低强度活动开始逐步适应。
常用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利尿剂氢氯噻嗪等。药物选择需考虑合并症,如糖尿病患者优先选用ARB类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药物不良反应。
难治性高血压可考虑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或颈动脉窦刺激术。继发性高血压需针对病因治疗,如肾血管性高血压行血管成形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行肾上腺切除术。
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量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变化,家庭自测血压应选择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咖啡因和吸烟影响。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脂,每年进行心肾功能评估。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急症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