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荨麻疹与湿疹在病因、症状表现、病程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区别包括发病机制不同、皮损形态差异、瘙痒特点、病程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
荨麻疹属于Ⅰ型变态反应,由组胺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或物理刺激。湿疹属于Ⅳ型迟发型超敏反应,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遗传易感性相关,多由接触刺激物或干燥环境诱发。
荨麻疹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粉红色风团,中央苍白隆起,皮损可融合成地图状,24小时内自行消退不留痕迹。湿疹呈多形性损害,急性期可见红斑、丘疹、水疱伴渗出,慢性期表现为皮肤增厚、苔藓化及鳞屑。
荨麻疹瘙痒剧烈但持续时间短,常突然发作,风团消退后症状缓解。湿疹瘙痒呈持续性,夜间加重,搔抓后易出现糜烂或继发感染。
荨麻疹病程短,多数为急性发作,持续数小时至6周,慢性荨麻疹病程超过6周。湿疹病程迁延反复,急性发作后易转为慢性,可持续数月到数年。
荨麻疹常见诱因包括海鲜、坚果等食物,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及冷热刺激或压力。湿疹主要与接触洗涤剂、化学物质有关,气候干燥、精神紧张也可加重症状。
日常护理需针对性处理:荨麻疹患者应记录过敏日记避免触发因素,冷敷可缓解瘙痒;湿疹患者需使用无刺激保湿剂如凡士林,避免过度清洁。两者均需避免搔抓,穿着纯棉衣物。若症状反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荨麻疹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湿疹需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顽固病例可能需光疗或免疫调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