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荨麻疹有什么危害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寒冷性荨麻疹可能导致皮肤瘙痒、血管性水肿、呼吸道症状、继发感染及过敏性休克等危害,需重视早期干预。

1、皮肤瘙痒:

寒冷刺激诱发组胺释放,皮肤出现红色风团伴剧烈瘙痒,抓挠易导致表皮破损。建议避免冷风直吹,穿戴保暖衣物,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2、血管性水肿:

严重患者嘴唇、眼睑等疏松组织出现突发肿胀,可能与缓激肽过度激活有关。可口服氯雷他定联合西替利嗪抗过敏,肿胀持续需就医排除喉头水肿风险。

3、呼吸道症状:

寒冷诱发支气管痉挛表现为胸闷、喘息,常见于合并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时需立即脱离寒冷环境,使用沙丁胺醇喷雾剂缓解,必要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4、继发感染:

反复搔抓引起皮肤屏障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风险增加。破损处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冷水加重皮损。

5、过敏性休克:

极少数患者接触冷刺激后出现血压骤降、意识模糊等全身过敏反应。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并呼叫急救,既往休克病史者应随身携带预充式肾上腺素笔。

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需全年注意保暖,冬季外出佩戴围巾手套,避免游泳、冰饮等冷暴露。日常饮食减少海鲜、酒类等高组胺食物,可补充维生素C增强血管稳定性。规律运动改善血液循环,推荐瑜伽、快走等室内项目,发作期暂停剧烈活动。建议每3-6个月复查过敏原,长期反复发作者需进行过敏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