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外伤可能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常见诱因包括关节内骨折、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长期关节劳损及关节稳定性破坏。
骨折线累及关节面时,软骨修复过程中可能形成不平整愈合面,导致关节异常磨损。早期需通过石膏固定或手术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后期配合低冲击运动如游泳增强关节稳定性。
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会导致关节力学改变,加速软骨退化。急性期需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术,恢复期使用护膝并避免急停变向运动,降低继发关节炎风险。
半月板缓冲功能丧失后,股骨与胫骨直接摩擦易引发炎症。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抗炎药物,肥胖者需减重5%-10%减轻关节负荷。
反复微创伤累积可刺激滑膜增生,常见于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建议每工作1小时进行5分钟关节拉伸,使用氨基葡萄糖营养软骨,定期MRI监测软骨厚度变化。
踝关节反复扭伤会导致韧带松弛,关节活动轨迹异常可能伴随肿胀、晨僵症状。物理治疗包括平衡垫训练、超声波治疗,严重不稳需行Broström韧带修复术。
外伤后关节炎预防需贯穿损伤处理全程。急性期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抬高,恢复期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日常选择椭圆机等非负重运动。出现持续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时需及时进行X线或关节液检查,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不可逆软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