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关节内骨折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骨不连、感染、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关节内结构的破坏直接影响关节功能恢复,需通过早期干预降低风险。
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会导致异常磨损,软骨损伤引发炎症。约30%患者出现进行性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通过关节镜清理术或胫骨高位截骨术修复力线,延缓病程进展。
制动期间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关节挛缩,表现为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可能与关节囊粘连、肌腱挛缩等因素有关。持续性被动活动训练配合超声波治疗可改善活动度。
血供不足或固定不稳定可导致骨折线持续存在,X线显示6个月无愈合迹象。表现为局部异常活动和疼痛。可能需要更换为锁定钢板内固定或植入骨形态发生蛋白促进愈合。
开放性骨折或术后伤口护理不当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伴脓性分泌物。需清创后使用万古霉素、头孢曲松等抗生素,严重时需移除内固定装置。
关节周围软组织中出现异常骨化灶,可能与骨膜损伤后成骨细胞活化有关。常表现为关节活动时机械性阻挡。早期放射治疗或口服吲哚美辛可抑制骨化进展。
术后康复期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Omega-3食物减少炎症反应。渐进式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维持肌力,使用脉冲电磁场仪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X线评估关节对位情况,出现持续肿胀或夜间痛需及时复诊。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预防软组织挛缩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