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吐血属于什么期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结核吐血通常提示疾病进入进展期或活动期,可能由病灶侵蚀血管、空洞形成、干酪样坏死等因素引起。

1、早期表现:

肺结核早期多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此时肺部病灶较小,尚未累及血管。痰中带血丝可能为毛细血管受炎症刺激所致,需通过痰涂片检查和胸部CT明确诊断。

2、进展期症状:

当结核分枝杆菌破坏肺组织形成空洞或干酪样病灶时,可能侵蚀支气管动脉或肺动脉分支,导致中等量咯血。此阶段常伴随持续咳嗽、胸痛、体重下降,影像学可见明显浸润阴影或空洞。

3、终末期风险:

大咯血24小时出血量超过500ml属于急危重症,多因 Rasmussen动脉瘤破裂或广泛肺组织坏死导致。患者可能出现窒息、失血性休克,需立即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或急诊手术干预。

4、伴随体征:

咯血期间可能闻及肺部湿啰音,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部分患者合并继发感染时会出现高热,空洞型肺结核可能引发支气管播散,表现为双肺多发病灶。

5、病理机制:

结核性肉芽肿内的干酪样坏死物溶解后,释放蛋白溶解酶破坏血管壁。当坏死灶与支气管相通时,坏死物和血液混合排出形成特征性的"锈色痰"或鲜红色血痰。

肺结核患者出现咯血应立即卧床休息,采取患侧卧位防止窒息。治疗需联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种抗结核药物,大咯血时需使用垂体后叶素或行介入止血。日常需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剧烈咳嗽和重体力活动,定期复查胸部影像评估病灶吸收情况。若出现咯血量增多、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需紧急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