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联合治疗、病因筛查、心理干预、中医调理等方式控制。血压难降通常与用药不规范、继发性高血压、钠盐摄入过量、精神压力、肥胖等因素有关。
血压控制不佳常见于未规律服用降压药或自行减量。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ARB类如缬沙坦、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漏服药物会使血压波动,需每日固定时间服药并定期监测血压。
顽固性高血压可能与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有关,通常伴随夜尿增多、低血钾等症状。需通过肾动脉超声、肾上腺CT等检查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治疗可显著改善血压。
每日钠盐摄入超过6克会抵消降压药效果。建议采用DASH饮食模式,增加芹菜、菠菜等富钾食物,限制腌制食品。烹饪时用柠檬汁替代部分食盐,逐步将盐摄入降至每日3-4克。
长期焦虑会激活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每天进行20分钟腹式呼吸训练,或尝试正念冥想。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时,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体重指数超过28会显著增加降压难度。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快走、游泳,结合抗阻训练减少内脏脂肪。减重5%-10%可使收缩压下降5-20mmHg。
控制血压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方案,每日监测早晚血压并记录波动规律。饮食上增加深海鱼、燕麦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运动建议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中低强度项目,避免爆发性用力。睡眠保证6-8小时,打鼾严重者需排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若调整生活方式3个月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