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如何预防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子宫内膜癌可通过控制体重、调节激素、定期筛查、管理慢性病、减少环境暴露等方式预防。子宫内膜癌通常由雌激素水平异常、肥胖、糖尿病、遗传因素、长期无排卵等因素引起。

1、控制体重:

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脂肪组织会促进雌激素合成,增加内膜增生风险。保持BMI在18.5-23.9之间,通过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和低糖饮食控制体脂率。腰围应控制在80cm女性以下。

2、调节激素:

长期单一雌激素刺激易导致内膜病变。绝经后女性避免单独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需配合孕激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通过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或二甲双胍调节月经周期,减少无排卵性子宫出血。

3、定期筛查:

高危人群每年需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内膜厚度,异常子宫出血者应做诊断性刮宫。Lynch综合征患者建议25岁起每1-2年做内膜活检。绝经后女性内膜厚度>4mm需进一步评估。

4、管理慢性病:

糖尿病和高血压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和血管病变增加癌变风险。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内。二甲双胍可能具有直接抗癌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降糖药。

5、减少环境暴露:

长期接触双酚A等环境雌激素会增加发病风险。避免使用含塑化剂的塑料餐具,选择玻璃或不锈钢材质。减少高脂肪红肉摄入,每周食用大豆制品2-3次补充植物雌激素,有助于平衡体内激素水平。

预防子宫内膜癌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摄入500g非淀粉类蔬菜,限制加工肉类至每周1次。建议进行瑜伽等舒缓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40岁以上女性每年妇科检查不可少。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排液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早期发现可通过宫腔镜手术实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