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子宫内膜癌的治愈可能性与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式密切相关,早期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实现临床治愈。
I期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达90%以上,肿瘤局限于子宫体属早期阶段。II期癌细胞侵犯宫颈间质时生存率降至70%-80%。III期出现盆腔扩散后生存率约40%-60%,IV期远处转移患者预后较差。
子宫内膜样腺癌对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较好。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侵袭性强,易发生早期转移。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5年生存率不足30%。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是基础术式,早期患者可行腹腔镜微创手术。系统性盆腔淋巴结清扫适用于中高危病例,必要时需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能精准切除病灶。
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包括体外放疗和腔内近距离治疗。化疗方案多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激素治疗适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常用甲羟孕酮、他莫昔芬。
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获批用于MSI-H型晚期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对复发患者显示一定疗效。
术后需定期监测CA125和影像学检查,保持均衡饮食并控制体重。低脂高纤维膳食有助于激素调节,推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心理支持可改善生活质量,疼痛管理需贯穿全程。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盆腔疼痛应及时复查,遗传咨询推荐用于Lynch综合征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