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慢性盆腔炎可通过中药调理、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症状。该病多由湿热瘀阻、气滞血瘀、脾肾阳虚等因素引起,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1、清热利湿:

针对湿热下注型患者,常用四妙丸、龙胆泻肝汤等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黄柏、苍术、车前子等,可缓解下腹坠胀、白带黄稠等症状。湿热型患者需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2、活血化瘀:

血瘀型患者适用少腹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等方剂。丹参、赤芍、桃仁等药材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粘连。此类患者可配合局部热敷促进药效吸收。

3、温补脾肾:

脾肾阳虚型需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温补类方剂。干姜、肉桂、山药等药材可改善畏寒肢冷、月经失调等症状。治疗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

4、疏肝解郁:

肝郁气滞型适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柴胡、香附、郁金等药材能调节情志,缓解焦虑抑郁伴随的盆腔疼痛。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并进行适度有氧运动。

5、扶正固本:

慢性迁延期患者可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补益类方剂。黄芪、党参、白术等药材可增强免疫力,降低复发概率。需坚持足疗程用药,配合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

中药治疗需根据证型个体化配伍,通常需持续2-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避免久坐久站。每周进行3-5次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或瑜伽蝴蝶式。急性发作期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方。定期复查超声评估治疗效果,病情稳定后可逐步过渡到中成药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