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慢性盆腔炎可通过抗生素、中成药、止痛药、免疫调节剂、局部用药等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医源性操作等因素引起。
细菌感染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因,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头孢曲松钠等,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足疗程治疗。抗生素治疗期间需避免饮酒并监测肝功能。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属湿热瘀结证,可选用金刚藤胶囊、妇炎康片、桂枝茯苓丸等中成药。这些药物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效,需连续服用2-3个月经周期,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盆腔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症状缓解后应及时停药。
反复发作的慢性盆腔炎可考虑使用匹多莫德、胸腺肽等免疫增强剂。这些药物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尤其适用于合并免疫功能异常或反复感染的患者。
阴道栓剂如保妇康栓、复方莪术油栓可直接作用于盆腔组织。局部用药能减少全身用药副作用,使用前需清洁外阴,月经期暂停使用,用药期间避免性生活。
慢性盆腔炎患者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棉质内裤并用温水清洗。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鲜枣等水果,避免生冷辛辣食物。适度进行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盆腔超声,若出现发热或腹痛加剧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