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腮腺癌术后放疗的适应症包括肿瘤体积较大、病理类型恶性度高、手术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及神经侵犯等情况。
肿瘤直径超过4厘米或侵犯周围组织时需放疗。体积较大的肿瘤局部复发风险显著增加,术后放疗可降低复发率。腮腺深叶肿瘤因解剖位置特殊,即使体积较小也可能需要辅助放疗。
低分化癌、腺样囊性癌等高度恶性肿瘤必须放疗。这些类型侵袭性强,易发生神经周围浸润和远处转移。黏液表皮样癌中高级别者同样需要放疗干预。
手术切缘病理检测阳性是明确适应症。残留癌细胞可通过放疗清除,剂量通常需达到60-66Gy。镜下阳性R1切除比肉眼残留R2切除的放疗方案更为保守。
存在颈淋巴结转移需行区域淋巴结照射。单个淋巴结转移且无包膜外侵犯时,放疗剂量可适当降低。多个淋巴结转移或包膜外侵犯需大范围高剂量照射。
面神经或其他颅神经受侵需术后放疗。腺样囊性癌常见神经周围浸润,即使神经解剖保留完整,仍需预防性照射神经走行区域。
术后放疗需结合CT/MRI定位制定个体化方案,常规采用调强放疗技术保护脑干和脊髓。同步放化疗适用于高危病例,常用药物包括顺铂和卡铂。治疗期间需加强口腔护理,使用含氟漱口液预防放射性龋齿。建议放疗后每3个月复查颈部超声,监测甲状腺功能。日常饮食应选择高蛋白软食,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腺。适度进行颈部功能锻炼,预防纤维化导致的关节活动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