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直肠腺癌的分化与分期主要通过病理检查确定,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分期依据国际TNM系统评估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
分化程度反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相似性。高分化腺癌细胞形态接近正常肠黏膜,生长缓慢,预后较好;中分化介于高低之间;低分化腺癌细胞异型性明显,增殖活跃,易转移。分化程度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低分化者常需更积极的综合治疗。
TNM分期系统包含三个维度:T代表原发肿瘤浸润肠壁深度T1-T4,N评估区域淋巴结转移数量N0-N2,M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M0-M1。例如T3N1M0代表肿瘤穿透肌层、1-3枚淋巴结转移且无远处转移,对应III期。
根据TNM结果组合为I-IV期。I期肿瘤局限黏膜下层;II期浸润深肌层但无淋巴结转移;III期出现淋巴结转移;IV期存在肝肺等远处转移。分期越晚,5年生存率显著下降,IV期生存率不足20%。
病理分级G1-G3与分化程度对应,G1为高分化,G3为低分化。分级越高提示恶性程度越高,需警惕神经/脉管侵犯等高风险特征。部分病例存在混合分化,需按最高恶性成分分级。
现代病理学增加分子特征分析,如微卫星不稳定MSI型对免疫治疗敏感,RAS/BRAF突变型预后较差。分子分型可辅助传统分期系统实现精准治疗。
直肠腺癌患者需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影像学检查。饮食宜高蛋白低脂,适量补充膳食纤维。术后患者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便功能,避免久坐。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关注患者营养状态及治疗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