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是腺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扩散至淋巴结的恶性肿瘤,通常由原发灶侵袭、淋巴管渗透、免疫逃逸、基因突变及微环境改变等因素引起。
腺癌细胞从乳腺、肺、胃等原发器官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原发灶可通过手术切除联合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控制,淋巴结转移需同步清扫。
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后随淋巴液流动,滞留于淋巴结内增殖。影像学检查可见淋巴结肿大,PET-CT能鉴别转移灶,必要时需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癌细胞通过PD-L1表达等机制逃避免疫监视。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可阻断该通路,但需检测生物标志物筛选适用人群。
EGFR、KRAS等驱动基因突变促进转移。靶向治疗如奥希替尼EGFR突变、司美替尼KRAS G12C突变可抑制肿瘤进展,但需基因检测指导用药。
转移淋巴结的纤维化和血管新生为癌细胞提供生存条件。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紫杉醇+卡铂可改善局部控制率。
饮食需保证高蛋白鱼肉、大豆和抗氧化物质蓝莓、西兰花摄入,适度有氧运动维持体能,术后淋巴水肿患者需专业按摩护理。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