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性肺炎的治疗方法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堵塞性肺炎可通过体位引流、抗生素治疗、支气管镜清除、氧疗支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堵塞性肺炎通常由痰液潴留、异物吸入、肿瘤压迫、支气管狭窄、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体位引流:

通过调整体位利用重力促进痰液排出,常用头低脚高位或侧卧位,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配合拍背振动可增强效果,适用于痰液黏稠但无严重呼吸困难者。需避免餐后立即操作,防止反流误吸。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常见用药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支原体感染可选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治疗周期通常7-14天,需覆盖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可能。

3、支气管镜清除:

纤维支气管镜能直接清除堵塞物,适用于痰栓、异物或坏死组织阻塞。操作中可同步进行灌洗、活检或局部给药。严重气道狭窄者可放置支架,术后需监测血氧及出血情况。

4、氧疗支持: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给予氧疗,鼻导管吸氧流量2-5L/分,面罩吸氧浓度40-60%。合并呼吸衰竭者需无创通气,严重病例考虑气管插管。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5、手术治疗:

肺脓肿引流术适用于直径大于6cm的脓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可处理局部肺不张。恶性肿瘤所致阻塞需联合放化疗,支气管成形术能修复结构性狭窄。术后需加强呼吸道护理预防感染。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ml饮水稀释痰液,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肺功能,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急性期后逐步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肺复张情况。出现发热咳脓痰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