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宝宝肺炎呕吐可能由感染病原体刺激、痰液刺激咽喉、发热消化功能下降、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止咳化痰、退热补液、调整用药、纠正电解质失衡等方式治疗。
肺炎常见病原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等会引发炎症反应,炎症介质刺激胃肠黏膜导致呕吐。需通过血常规、痰培养明确病原体,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
肺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液倒流至咽部时会触发呕吐反射。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同时采用拍背排痰护理,保持半卧位减少反流。
体温升高会导致消化酶活性降低,未消化食物积存胃部引发呕吐。建议少量多次喂养米汤、稀释配方奶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时按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部分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若呕吐与用药时间相关,可咨询医生换用头孢类或调整服药时间,必要时联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
持续呕吐可能导致低钠、低钾血症,加重呕吐症状。需监测电解质水平,轻度脱水口服补液盐Ⅲ,中重度需静脉补充氯化钠、氯化钾溶液。
患儿呕吐期间应暂停固体食物,维持母乳或配方奶喂养,每次喂奶后竖抱拍嗝。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雾化稀释痰液。观察呕吐物性状及尿量,若出现胆汁样呕吐、嗜睡或8小时无尿需立即就医。恢复期逐步添加苹果泥、小米粥等低纤维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每日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咳嗽剧烈时可临时抬高床头30度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