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输入性肺炎指病原体通过外部途径侵入人体呼吸道引发的肺部感染,常见于旅行或接触特定环境后发病。
输入性肺炎多由细菌、病毒或真菌经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典型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曲霉菌等,通过飞沫或气溶胶传播突破人体防御屏障。
发病与特定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流行区旅行史,或接触过禽流感疫区的家禽。病原体在特定区域活跃度更高。
长途旅行导致的疲劳、时差紊乱会暂时降低免疫力。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更易发生重症感染,需警惕菌群失调引发的机会性感染。
从病原体暴露到出现发热、咳嗽症状通常间隔2-14天,不同病原体潜伏期差异显著。军团菌感染潜伏期2-10天,而新型冠状病毒可达14天。
结合旅行史开展病原学检测,包括痰培养、血清抗体检测或PCR核酸检测。胸部CT可见磨玻璃影或实变影,部分病例伴有胸腔积液。
预防需注重旅行卫生防护,接触可疑环境后出现持续发热需及时就医。保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高风险地区建议接种相应疫苗。日常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完整性,出现气促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3%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