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有哪些检查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睡眠障碍可通过多导睡眠监测、量表评估、体动记录仪、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

1、多导睡眠监测: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睡眠障碍的金标准,同步记录脑电波、眼动、肌电、心电、血氧等生理参数,可准确区分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疾病类型。监测需在专业睡眠实验室进行8小时夜间记录,数据分析需结合临床病史。

2、量表评估: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Epworth嗜睡量表等标准化问卷可量化评估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量表涵盖入睡时间、夜间觉醒次数、晨起感受等维度,适用于初筛和疗效跟踪。部分量表需配合睡眠日记连续记录2周数据。

3、体动记录仪:

腕戴式体动记录仪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测睡眠-觉醒周期,适用于家庭环境长期监测。设备可记录入睡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参数,对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诊断价值较高,但无法识别具体睡眠分期。

4、血液检查:

甲状腺功能、铁代谢、性激素等血液检测可排查继发性睡眠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入睡困难,缺铁性贫血引发不宁腿综合征,更年期雌激素下降诱发潮热失眠。需根据症状选择针对性检测项目。

5、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或CT用于排除脑卒中、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睡眠异常。发作性睡病需检测下丘脑分泌素水平,REM睡眠行为障碍需评估脑干结构。特殊情况下需进行脑脊液检查或基因检测。

睡眠障碍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限制咖啡因摄入。适度有氧运动和冥想训练可改善睡眠质量,持续症状需及时转诊至睡眠专科。部分患者需认知行为治疗或经颅磁刺激等非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