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一般在什么部位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痛风最常累及足部第一跖趾关节,其他常见部位包括踝关节、膝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及肘关节。

1、足部关节:

约70%痛风首次发作于第一跖趾关节,该部位承受身体重量且温度较低,尿酸结晶易沉积。典型表现为夜间突发剧痛、红肿发热,可能伴随皮肤发亮。急性期需抬高患肢,避免负重,可选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2、下肢大关节:

踝关节和膝关节是第二常见发作部位,可能与下肢血液循环较慢有关。发作时关节肿胀明显,活动严重受限。建议急性期冰敷缓解疼痛,慢性期需控制血尿酸水平,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需长期规律服用。

3、上肢小关节:

手指关节和腕关节受累多见于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表现为多关节对称性疼痛。关节周围可能出现痛风石沉积,导致关节畸形。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饮酒,苯溴马隆可促进尿酸排泄。

4、肘关节:

肘关节痛风发作相对少见,常见于鹰嘴滑囊处,局部可见明显隆起。慢性痛风石沉积可能导致关节活动障碍。急性期需关节制动,必要时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严重痛风石需手术清除。

5、其他罕见部位:

耳廓、脊柱等部位偶发痛风,耳廓痛风石表现为皮下白色结节。这类特殊部位发作往往提示长期未控制的严重高尿酸血症,需综合评估肾脏功能,必要时联合使用降尿酸药物和碱化尿液治疗。

痛风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建议选择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等碱性食物,避免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饮食。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控制体重在BMI<24。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急性发作期及时就医,慢性期坚持规范用药可有效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