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三阴性乳腺癌的特征包括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阴性、HER2阴性,通常表现为侵袭性强、复发风险高、治疗选择有限。
三阴性乳腺癌的癌细胞缺乏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导致内分泌治疗无效。这类肿瘤的生长不依赖激素刺激,常规抗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来曲唑等无法发挥作用。病理检测中ER/PR染色呈阴性是诊断关键。
HER2基因扩增检测为阴性,排除了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的治疗可能性。免疫组化结果通常显示HER20或1+,或FISH检测无扩增。这种特性使治疗更依赖化疗等传统手段。
三阴性乳腺癌增殖指数Ki-67常高于30%,易早期转移至肺、脑等远端器官。可能与BRCA基因突变相关,约15%患者携带该突变。临床表现为肿块增长迅速,确诊时约20%已存在微转移灶。
基因检测可细分为基底样型、间质型等亚型,各亚型对化疗敏感性不同。基底样型占60%-80%,常伴随EGFR、CK5/6阳性表达。间质型富含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可能对免疫治疗产生应答。
术后2-3年为复发高峰,5年后风险反低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肺部和脑部转移更常见,骨转移相对较少。局部复发率可达30%,远处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约13个月。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需加强术后监测,每3-6个月进行乳腺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查。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降低复发风险,每周建议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饮食宜选择高蛋白、低脂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精制糖摄入。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可参与专业心理咨询或病友互助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