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中期乳腺癌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式治疗。中期乳腺癌通常由激素水平异常、基因突变、长期雌激素暴露、肥胖、乳腺增生恶变等原因引起。
中期乳腺癌患者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术,常见术式包括象限切除术、改良根治术。手术需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若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将指导后续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
化疗可杀灭潜在微转移灶,常用方案包含蒽环类多柔比星、紫杉类多西他赛、环磷酰胺等药物组合。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降期提高手术成功率,辅助化疗能降低复发风险。化疗周期通常持续4-8个疗程,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放疗适用于保乳术后或肿瘤直径大于5cm的患者,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常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约50Gy分25次完成。放疗可能引起皮肤红斑、疲劳等副作用,需配合皮肤护理和营养支持。对于骨转移灶可采用姑息性放疗缓解疼痛。
HER-2阳性患者需联合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治疗周期持续1年。CDK4/6抑制剂帕博西尼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心脏功能,靶向药物可能引起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需接受5-10年内分泌治疗,绝经前常用他莫昔芬,绝经后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治疗期间需监测骨密度,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部分患者需接受卵巢功能抑制联合内分泌治疗。
中期乳腺癌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鱼、蛋、豆制品和新鲜蔬果,限制高脂高糖食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步行、瑜伽每周3-5次,避免上肢剧烈运动预防淋巴水肿。定期复查乳腺超声、肿瘤标志物和骨密度检测,术后5年内每3-6个月随访一次。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支持,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治疗期间出现发热、持续疼痛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