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肺癌的现状是什么

邵彬 副主任医师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我国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及慢性肺部疾病是主要诱因,早期筛查和综合治疗是关键防控手段。

1、高发病率:

肺癌年新发病例约82万例,占所有癌症的20%,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长期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5-30倍,二手烟暴露使风险提升20%。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将高危人群死亡率降低20%。

2、地域差异:

东北地区发病率最高,与冬季燃煤污染密切相关。云南个旧市因锡矿暴露导致肺癌发病率达全国平均水平6倍。城市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³,肺癌风险上升9%。

3、病理类型:

肺腺癌占比超40%成为主要亚型,与PM2.5暴露显著相关。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最高,5年生存率不足7%。EGFR基因突变率在亚裔患者中达50%,显著高于欧美人群。

4、诊疗现状:

早期诊断率不足20%,Ⅲ期以上患者占比达57%。靶向药物使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从10个月延长至30个月。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将5年生存率提升至23%。

5、防控挑战:

3.5亿吸烟人群构成最大风险源,农村地区控烟力度不足。氡气污染致肺癌病例被严重低估,老旧建筑检测覆盖率不足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癌发生率是健康人群的6倍。

建议40岁以上吸烟者每年进行低剂量CT检查,厨房安装高效油烟机可降低女性肺癌风险28%。适度食用十字花科蔬菜能使肺癌风险下降32%,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晚期患者采用多学科会诊模式,结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姑息治疗可延长生存期。建立区域肺癌防治中心,推广液体活检技术,完善三级预防体系是未来防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