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毛囊炎可通过外用抗生素、口服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局部消毒剂、糖皮质激素等方式治疗。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皮肤损伤、免疫力低下、毛囊堵塞等原因引起。
细菌性毛囊炎首选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这些药物能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繁殖。轻度红肿脓疱患者每日涂抹2-3次,配合热敷可加速炎症消退。用药前需清洁患处,避免与其他外用药混用。
顽固性或大面积感染需口服头孢氨苄、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可能与毛囊深部感染、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疗程一般5-7天,需完成全程治疗防止复发。肝功能异常者应避免使用红霉素类药物。
马拉色菌引起的真菌性毛囊炎需使用酮康唑洗剂、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可能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湿热环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瘙痒性丘疹和鳞屑。每周2-3次用酮康唑洗剂清洗患处,严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避免穿不透气衣物加重症状。
早期毛囊炎可用碘伏、氯己定溶液消毒处理。生理性因素如剃须刮伤、泳池卫生差等易引发感染,表现为单个红色丘疹。消毒后保持干燥,避免挤压防止感染扩散。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足部毛囊的消毒护理。
严重炎症反应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等弱效激素药膏。病理性因素如特应性皮炎继发感染时,通常表现为剧烈瘙痒和渗出。需与抗生素联用控制感染,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面部慎用强效激素以防皮肤萎缩。
毛囊炎患者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反复发作需检查血糖水平,游泳后及时冲洗。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者可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液预防。出现发热、疖肿或症状持续1周未缓解需及时皮肤科就诊,顽固病例可能需细菌培养指导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