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毛囊炎该如何治疗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面部毛囊炎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面部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不当护肤习惯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每日使用温和氨基酸洁面产品清洗患处,避免用力揉搓。可选择含茶树精油或氯己定的抗菌洗剂辅助清洁,水温控制在37℃以下。清洁后及时用无菌棉巾蘸干,保持毛囊开口通畅。

2、外用药物:

轻中度感染可涂抹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或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化脓性病灶可先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再外敷鱼石脂软膏促进脓液排出。用药前需清洁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3、口服药物:

顽固性感染需口服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头孢氨苄等抗生素。伴随明显红肿疼痛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真菌性毛囊炎需口服伊曲康唑,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4、光疗处理:

反复发作病例可采用红蓝光治疗,蓝光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红光促进组织修复。严重囊肿型毛囊炎可尝试光动力疗法,通过氨基酮戊酸介导的靶向杀菌作用改善炎症。

5、手术引流:

形成较大脓肿时需在无菌条件下切开引流,术后每日换药直至创面愈合。瘢痕体质者可行CO2点阵激光治疗改善遗留痘坑,术后需严格防晒避免色素沉着。

治疗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C/E。选择透气性好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收敛水。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恢复期可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维护皮肤屏障,持续2个月未愈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