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毛囊炎和痤疮在临床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可通过皮损形态、分布区域、伴随症状、病程特点及诱发因素进行区分。
毛囊炎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或脓疱,顶端可见黄色脓头,直径通常小于5mm,触痛明显。痤疮皮损呈多形性,包括粉刺黑头/白头、炎性丘疹、脓疱、结节或囊肿,粉刺为特征性表现,由角质栓堵塞毛孔形成。
毛囊炎好发于毛发密集区如头皮、胡须区、腋窝及腹股沟,与细菌感染毛囊有关。痤疮主要累及皮脂腺丰富的面部T区、胸背部,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相关。
毛囊炎常伴局部灼热感、压痛,严重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或发热等全身症状。痤疮炎性皮损有触痛,囊肿型痤疮愈后易遗留瘢痕,但通常无系统性症状。
毛囊炎多为急性发作,脓疱破溃后7-10天可愈合。痤疮呈慢性经过,炎性皮损反复发作,粉刺可持续数月,囊肿消退需数周至数月。
毛囊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剃须、多汗、衣物摩擦。痤疮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相关,高糖饮食、熬夜、化妆品使用不当可加重病情。
保持皮肤清洁是预防两者的基础措施。毛囊炎患者需避免搔抓,局部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痤疮患者应选择无油配方的护肤品,轻中度痤疮可选用阿达帕林凝胶配合过氧化苯甲酰,顽固性囊肿需口服异维A酸。饮食上减少高GI食物及乳制品摄入,规律作息有助于控制痤疮复发。若皮损持续加重或伴全身症状,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