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与胃炎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病变性质及临床表现,主要差异包括病程进展速度、症状特征、病理改变、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
胃炎多为急性或慢性炎症过程,病程可逆且进展缓慢,常见于饮食刺激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呈进行性发展,从癌前病变到浸润性癌通常需数年,早期可能无症状,中晚期出现持续性恶化。
胃炎以上腹隐痛、反酸、饱胀感为主,症状间歇性发作且与饮食相关。胃癌早期症状类似胃炎,但进展期会出现体重骤降、呕血、黑便、吞咽困难等报警症状,疼痛呈持续性且镇痛药无效。
胃炎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或萎缩性改变,无细胞异型性。胃癌病理可见癌细胞浸润,分化程度从高分化腺癌到低分化癌不等,常伴随淋巴结转移或远处器官转移。
胃炎依赖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测即可确诊。胃癌需结合胃镜活检、增强CT、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等综合评估,必要时进行PET-CT排查转移灶。
胃炎以抑酸药奥美拉唑、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和根除幽门螺杆菌为主。胃癌需根据分期选择内镜下切除、根治性手术全胃切除术、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或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
日常需警惕长期胃部不适伴体重下降等危险信号,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胃镜检查。饮食避免高盐腌制食物,增加新鲜蔬果摄入,戒烟限酒可降低胃癌风险。确诊胃炎患者应规范治疗并随访,防止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