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的癌前病变主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理状态。
胃黏膜长期炎症导致腺体萎缩和肠化生,胃酸分泌减少。内镜检查可见黏膜变薄、血管显露,病理显示固有腺体减少。可能与自身免疫、长期胆汁反流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需定期胃镜监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
反复发作的胃溃疡可造成局部黏膜异常增生,尤其直径超过2cm的溃疡恶变风险更高。胃镜下溃疡边缘不规则、基底凹凸不平需警惕,建议活检明确性质,同时规范使用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物促进愈合。
腺瘤性息肉恶变率高达30%,直径大于1cm、广基无蒂的息肉风险更高。内镜下表现为黏膜隆起病变,病理分型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需通过内镜黏膜切除术完整切除。
胃黏膜被肠型上皮取代,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后者与胃癌相关性更强。内镜下可见黏膜粗糙呈颗粒状,病理检查发现杯状细胞是诊断依据。建议每1-2年复查胃镜并控制胃酸反流。
持续感染可诱发慢性活动性胃炎,产生细胞毒素导致DNA损伤。碳13呼气试验阳性者需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和奥美拉唑。
针对胃癌癌前病变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建议低盐饮食、避免腌制食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日常可增加西兰花、大蒜等富含硫化物食物,适度有氧运动改善胃肠蠕动。出现持续上腹痛、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胃镜,必要时进行超声内镜或染色内镜等精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