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真菌性肺炎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真菌性肺炎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测、组织病理学等方式综合判断。真菌性肺炎通常由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毛霉菌、组织胞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

1、临床表现:

真菌性肺炎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咳嗽伴黏稠痰液或血痰、胸痛、呼吸困难等。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衰竭。曲霉菌感染可表现为咯血,隐球菌感染常伴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症状持续时间超过普通细菌性肺炎且抗生素治疗无效时需高度警惕。

2、影像学特征:

胸部CT可见多发结节影、空洞性病变或晕轮征曲霉菌典型表现。隐球菌肺炎常见单发或多发肺结节伴周围磨玻璃影,念珠菌肺炎多表现为双肺斑片状浸润影。侵袭性真菌感染可出现楔形实变影,提示血管侵袭性病变。影像学动态随访对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3、实验室检查:

血清G试验检测β-葡聚糖适用于念珠菌和曲霉菌筛查,GM试验对曲霉菌感染特异性较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增高。合并胸腔积液时需进行胸水真菌培养和生化分析。

4、病原学检测:

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镜检发现菌丝或孢子可初步诊断,培养分离出真菌需结合临床判断。支气管镜获取的深部呼吸道标本阳性率高于痰标本。新型分子检测技术如PCR可快速识别特定真菌DNA序列,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5、组织病理学:

经皮肺穿刺或胸腔镜活检获取的组织标本中观察到真菌侵袭组织证据为诊断金标准。特殊染色如六胺银染色能清晰显示菌丝结构,免疫组化可鉴别具体菌种。病理检查同时能评估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决策。

真菌性肺炎确诊需结合危险因素评估,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患者为高危人群。治疗期间建议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避免接触霉变物质。饮食需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C增强黏膜防御能力。轻度病例可口服伊曲康唑或氟康唑,重症需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或伏立康唑,疗程通常需要数月。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和血清学标志物是评估预后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