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脸部皮炎可通过保湿修复、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治疗、避免诱因等方式治疗。脸部皮炎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接触过敏原、微生物感染、免疫异常、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使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角鲨烷的医用敷料或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每日清洁后及时涂抹保湿产品,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冷喷或冷敷可缓解急性期红肿灼热感。
短期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反复发作病例。合并感染时联用莫匹罗星等抗生素软膏。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按疗程使用,避免长期连续涂抹。
严重瘙痒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用于顽固性病例。合并全身症状时需短期使用泼尼松等系统激素,需监测血压血糖变化。
窄谱UVB照射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皮炎,每周2-3次,需持续8-12周。光疗可能引起皮肤干燥,需加强保湿护理。光敏感者禁用,治疗期间严格防晒。
记录并回避可疑致敏原如化妆品成分、花粉、尘螨。使用温和氨基酸洁面,水温不超过37℃。佩戴口罩时选择无纺布材质,每4小时更换。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
日常饮食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亚麻籽,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摄入。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搔抓摩擦皮损部位。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渗液结痂时需及时就诊皮肤科,必要时进行斑贴试验或皮肤活检明确病因。建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