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得梅毒到底是什么原因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女性感染梅毒可能由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皮肤黏膜破损感染、共用针具等因素引起,需通过青霉素治疗、定期血清学检测、性伴侣同治、创面消毒处理、避免高危行为等方式干预。

1、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梅毒螺旋体通过生殖器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人体。早期表现为硬下疳,进展期可能出现全身皮疹。需全程规范使用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头孢曲松钠治疗,性伴侣需同步筛查。

2、母婴垂直传播:

妊娠期未经治疗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或先天性梅毒。孕早期需完成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筛查,确诊后立即注射青霉素。新生儿出现鞍鼻、 Hutchinson齿等特征需排查感染。

3、血液传播:

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导致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周。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献血者梅毒血清学检测,受血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需排查梅毒可能。

4、皮肤黏膜暴露:

接触患者溃疡分泌物或共用剃须刀等物品可能传播。医务人员接触患者体液时应佩戴手套,皮肤破损处需用碘伏消毒。二期梅毒患者手掌脚底可能出现铜红色斑疹。

5、共用针具感染:

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是高风险行为,梅毒螺旋体可直接入血。需开展针具交换项目,出现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需检测梅毒抗体。

日常需保持单一性伴侣并使用避孕套,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确诊后每3个月复查快速血浆反应素滴度直至转阴,晚期梅毒患者需进行脑脊液检查。孕期感染可能需增加青霉素注射疗程,哺乳期用药需评估婴儿过敏风险。合并HIV感染者需延长治疗周期并加强随访。